很多企业都较青睐有那实际操作经验及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财务会计人,相对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只是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已不能完成企业的实际要求,这也一样是形成财务会计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到,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2.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面对着市场上铺天盖地的会计培训机构,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会计学习班级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对成都市部分会计考生及培训学校负责人进行了一个调查,成都誉财会计培训学校负责人谈到: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的。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年度终结时,对存在的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核查清理,并且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估计,按一定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如果一个会计培训机构办得真有成绩,就必然会留有考试顺利通过、就业好的有真名实姓的学员亲自写下的文字材料,而且这些材料也敢于在报刊上、网页上和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宣传资料上大量刊登(不是一两个人或三五个人而是几十人、上百人写的,留有可查的原件的)。看看这些学员是如何评价这个培训班的。因为要想让大量的学员对一个培训班违心地“歌功颂德”是很难办到的。
中级会计师考试前景如何?
2.独立开发管理会计沙盘
.jpg)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员工工伤待遇有哪些
(1)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治疗期间按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2)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实行工伤医疗期。工伤医疗期的时间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确定为1至24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6个月。
(3)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
(4)工伤职工经评残并确认需要护理的, 按月发给护理费。护理费分为三个等级,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 部分护理依赖。 分别按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
(5) 工伤致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一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工作岗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标准分别为本人负伤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的90%至75%。其中:一级90%,二级85%,三级 80%,四级75%。
(6)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负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工资收入的18至24个月工资。其中:一级24个月,二级22个月,三级20个月,四级18个月。
(7)需易地安家的,发给相当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安家补助费。
(8)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并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6个月至16个月的工资。其中: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6个月。
(9)旧伤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的, 经鉴定确认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10)被评为五级和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 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伤残程度被评为七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另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本人另行择业的,可以发给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11)职工因工死亡的发给丧葬补助金,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的标准发给。
(12)供养亲属抚恤金,其标准为:符合供养条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加发10%。发给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月工资收入。
(1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月。
“我一直鼓励我的学生去考CMA,单纯做基层财务的压力太大了,且多数都是重复性工作。未来财务的职业发展也会趋向管理会计工作,绝非做账那么简单。”
IMA成立于1919年,由美国成本会计师协会(NACA)衍生而来,总部设立在美国新泽西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拥有遍布全球265个分会的超过65,000名会员。
会计中有很多是估计的数字,这些估计的数字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会计的计算数字很难说“准确”与否。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企业集团应确立“大成本”观,不断搜寻成本源、成本故障与比较成本,加强控制。企业大成本的实质不仅仅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或企业提供劳务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成本,而是指从建造生产商品的工具设施投入开始,到商品销售的货币资金回笼为止,企业所发生的一切耗费以及在资金调度、税收筹划等经济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根据企业集团成本管理的需要,可将“大成本”内容划分如下:
1、生产成本控制。由于生产成本的依附性和集团的不可控性,该项成本控制由集团下属企业完成。应遵循“目标—责任制与利润中心自主决策”及“集团考核”的原则,集团只抓目标成本的制定与考核工作。目标成本的制定应科学合理,要先有上层整体目标,后有下属个体目标;目标成本考核应尊重事实,不搞平衡,严格执行,及时纠偏。
2、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指集团内大型设备的购置成本控制、集团内部营业租赁公司租赁成本控制、新上项目建设成本及新产品开发成本控制以及老产品改造、厂房改扩建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是事前控制“成本源”;二是对发生额价值较大的进行重点控制。集团下属企业上项目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企业集团根据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适时审批。
3、资金成本控制。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资金筹集费及资金调度节支比较成本,由集团统一管理。一是集团货币资金统一集中开户,按现金支出计划统筹拨款,二是对资金使用实行成本管理,按市场利率计息。
4、税收成本控制。税收计算和缴纳,原则上由集团统一进行管理,但由于税费实行就地纳税及集团下属企业有可能跨地区经营,给税收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困难,集团应尽力争取对未跨省界或地区界限的企业实行集中控制(或分片集中)。
5、资本营运成本控制。资本营运是通过资本流动、组合、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益的。集团企业资本营运主要包括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企业重组、融资租赁,以及资本扩张或收缩的选择。由于资本营运操作的复杂性,集团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负责资本经营的日常决策与管理,或针对某项具体资本运作方式,成立临时组织进行操作。资本投入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资本的投向及转向,实现资本的安全及增值效应。同时,应建立资本投入约束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目标,实现低成本扩张。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低成本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主要价值取向,同时应考虑对兼并与收购资本的预期收益,及对兼并与收购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的比较。企业的重组。主要是通过调整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固定的利息费用,增大企业安全边际,缓解资金供需矛盾。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因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应当独立承担法律义务等。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就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
会计科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经营租赁只把租赁费直接列支到利润表中,租赁资产不进入资产负债表。
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