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9 13:18:02 浏览次数:431 返回列表
电焊机的工作电压的调节,除了一次的220/380电压变换,二次线圈也有抽头变换电压,同时还有用铁芯来调节的,可调铁芯的进入多少,就分流磁路,进入越多,焊接电压越低。
三角形运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分别作连续的斜三角或正三角形运动,并向前移动。 斜三角形运条法适于焊接平、仰位置的T形接头焊缝和有坡口的横焊缝,特点是能够借焊条的摆动来控制熔化金属、焊缝成形良好。
电弧: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正负电极间具有一定的电压,而且两电极间的气体介质应处在电离状态。引燃焊接电弧时,通常是将两电极(一极为工件,另一极为填充金属丝或焊条)接通电源,短暂接触并迅速分离,两极相互接触时发生短路,形成电弧。这种方式称为接触引弧。电弧形成后,只要电源保持两极之间一定的电位差,即可维持电弧的燃烧。
电焊是工件和焊条接电源的不同极(正极或负极),焊条与工件瞬间接触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电弧具有很高的温度,约5000-6000K,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熔池,焊条金属熔化后涂敷在工件表面形成冶金结合.
打底焊。氩弧焊打底一般在平焊和两侧立焊位置定位焊三点,长度30~40mm,高度3~4mm。如果采用无高频引弧装置的焊机进行接触引弧,要看准位置,轻轻地点固,不得用力过猛。电弧引燃后移向始焊位置,稍微停顿3~5s,待出现清晰熔池后,即可往熔池内送丝。小直径管道的填丝,应采用靠丝法或内填丝法;大直径管道由于焊丝消耗较多,应采用连续送丝法。送丝速度以充分熔化焊丝和坡口边缘为准,焊丝与喷嘴保持一定角度。
根据焊条横向摆动方法的不同,焊接过程中常用的运条方法有:直线往复运条方法、月牙形运条方法、斜圆圈形运条方法、三角形运条方法和锯齿形运条方法。
立焊 焊接电流:70~80A①做击穿动作时,焊条倾角应稍大于90°,出现熔孔后立即恢复到70°~80° ②横向摆动时,向上的幅度不宜过大 ③接头时,须先将焊道端部修磨成缓坡后,再进行接头操作 ④焊接时,焊件背面应保持1/2的弧柱 ⑤在保证背面成形的前提下,焊道越薄越好。
其他表面缺陷:(1)成形不良指焊缝的外观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缝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缝过宽,焊缝向母材过渡不圆滑等。(2)错边指两个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错开一定位置,它既可视作焊缝表面缺陷,又可视作装配成形缺陷。
当坡口对口间隙增大或坡口钝边减小时.该作用力增大,电弧向后偏吹严重;而采用定位焊或提高定位焊焊缝密度,使熔池前、后方对电弧空间的分磁能力差距缩小.均有助于克服磁偏吹现象。
气焊利用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时3300度的高温来熔化母材局部,促使不同母材之间形成连接。作业时,将氧气和乙炔分别通入喷枪中进行混合,点火后喷嘴处即可形成高温氧炔焰。氧炔焰不仅可以用来实现焊接,也可以通过控制气量对特定的部分进行切割。适用于气焊的材料包括各种钢材以及钛合金等。目前,气焊多用于铸件的修补和作为钎焊的热源。
跳弧之后焊丝头部都被电弧笼罩,熔滴变成倒蘑菇状,并迅速被推离焊丝,而使缩颈变得细长,到达焊件。也就是说,随着电流的增加,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由射滴过渡转变为射流过渡是突然发生的,射滴过渡是钟罩状电弧形态,而射流过渡是锥状电弧形态,由于电弧形态的变化,引起了熔滴过渡形式的改变。实质上,跳弧现象就是钟罩状电弧形态突然变为锥状电弧形态的现象,同时伴随射流过渡的产生。由滴状过渡向射流过渡转变的突变电流称为射流过渡临界电流,该电流也是产生跳弧现象的电流。
弧焊变压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噪声小,使用可靠,维修方便,应用很广。缺点是焊接时电弧不稳定。
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不锈钢焊缝的颜色主要跟气体保护有很大关系,可采用纯度高的氩气,用高纯氩造价太高,但纯度至少三个九往上,再有就是小电流快速焊,摆动不要太宽,多层多道焊。
电气焊培训学校不仅要传授电焊技能,更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手弧焊的主要设备是电焊机,电弧焊时所用的电焊机实际上就是一种弧焊电源,按产生电流种类不同,这种电源可分为弧焊变压器(交流)和直流弧焊发电机及弧焊整流器(直流)。
焊道内外表面有严重的氧化物。产生的原因:气体保护效果差,气体不纯,流量小等,熔池温度过高,如电流大,焊速慢,填丝缓慢等。焊前清理不干净,钨极外伸过长,电弧长度过大,钨极及喷嘴不同心等。焊接铬镍奥氏体钢时,内部产生花状氧化物,说明内部充气不足或密封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