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时,焊缝要留有足够的间隙3-5mm,便于形成弧坑,右手拿焊枪尽量压低焊枪钨极,左手拿焊丝,使用拇指和中指夹住焊丝往前送,送焊丝时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两手之间要配合好,保持焊缝平整,眼睛要时刻观察到熔池的深浅和焊液的流动,电流要按规定调整,禁止电流过大。喷嘴氩气保持在5ml,保护气保持在25ml,背面保持在20ml,保证保护罩过后焊缝不变色。两遍焊接时,要留一定的冷却时间,使表层温度降到200℃以下 ,否则极易产生裂纹脆化,焊接位置尽量采用平焊和管口转动焊。焊接时屋内要干燥无尘土,风速小于2米/秒,风大易造成电弧不稳,封顶焊接时尽量采用脉冲装置,使焊缝成型美观。
激光焊的主要缺点是:设备昂贵,能量转化率低(5%~20%),对焊件接口加工、组装、定位要求均很高,目前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仪表工业中的微型器件的焊接,以及硅钢片、镀锌钢板等的焊接。
氩弧焊冲氩保护效果可以从焊缝颜色判断,焊缝为银白或金黄色时保护效果好,呈蓝色时次之,呈红灰色再次之,呈灰色则保护不良,呈黑色则表示氧化严重,效果差。
在国际上通称为TIG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由于能很好地控制热输入,所以它是连接薄板金属和打底焊的一种极好方法。这种方法几乎可以用于所有金属的连接,尤其适用于焊接铝、镁这些能形成难熔氧化物的金属以及象钛和锆这些活泼金属。这种焊接方法的焊缝质量高,但与其它电弧焊相比,其焊接速度较慢。
直流反接法:焊件接负极,钨极接正极,焊接时电子高速冲向钨极,钨极热量高,消耗快,故一般不使用。用于焊接高熔点氧化膜的铝、镁及其合金。交流电源由于极性交替变化,它既有“阴极雾化”作用,又有钨极消耗比直流反接法少的特点,适用于铝、镁及其合金的焊接。
工作要领:类似划火柴。先将焊条端部对准焊缝,然后将手腕扭转,使焊条在焊件表面上轻轻划擦,划的长度以20——30mm为佳,以减少对工件表面的损伤,然后将手腕扭平后迅速将焊条提起,使弧长约为所用焊条外径1.5倍,作“预热”动作(即停留片刻),其弧长不变,预热后将电弧压短至与所用焊条直径相符。在始焊点作适量横向摆动,且在起焊处稳弧(即稍停片刻)以形成熔池后进行正常焊接。
电狐焊有几种焊法,知识掌握点 1、熟悉有关的焊接工程术语,了解焊接常用材料的基础知识;2、通过训练,初步获得焊接的基本工艺知识;3、掌握焊接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焊接技术的实际知识,为以后课程打下基础;4、了解焊接的安全技术知识,做到安全训练;
难点化解办法1、对一些基础概念,仔细、重点地讲解;2、通过画一些示意图,讲解那些不容易观察和注意的情况;3、通过实际操作,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使用过程中裂纹能继续扩展以致发生脆性断裂。所以裂纹是较危险的缺陷,必须完全避免。
.jpg)
产生气孔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焊丝内脱氧元素不足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初期,曾因为焊丝内没有足够的脱氧元素,而在焊缝内出现气孔。如用H08焊丝在低碳钢板上堆焊,整条焊缝都有外部气孔,焊缝表面呈现出氧化颜色这些气孔是由CO2气体而引起。当焊丝中含有足够的脱氧元索,就可以完全避免产生此种气孔。
主要控制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氩气流量三个参数。与手工焊相比,电弧和熔池可见,操作方便;可焊接活性金属的薄板结构;焊缝质量好,接头强度可达母材的80%~90%。1930年美国发明惰性气体保护焊,1957年中国开始使用钨极氩弧焊。可焊接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用于核能、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冶金等工业。
焊条沿焊接方向的移动速度,即手弧焊的焊接速度。太快时,电弧来不及熔化中够的焊条和母材,造成焊缝断面太小以及容易形成末焊透等缺陷;太慢时,熔化金属堆积过多,加大了焊缝断面,并且使焊件加热温度过高,薄件则容易形成末焊透等缺陷;太慢时,熔化金属堆积过多,加大了焊缝断面,并且使焊件加热温度过高,薄件则容易烧穿。
氩弧焊有一定的帮助。外填丝可以用于打底和填充,是用较大的电流,其焊丝头在坡口正面,左手捏焊丝,不断送进熔池进行焊接,其坡口间隙要求较小或没有间隙。
焊条电弧焊时,由于受到焊条长度的限制或操作姿势的变化,不可能一根焊条完成一条焊缝,因而出现了焊道前后两段的连接。焊道连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焊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结尾相接。2.后焊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起头相接,。3.焊焊缝的结尾与先焊焊缝结尾相接。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背面流出,形成的穿孔缺陷称为烧穿。产生的原因与未焊透正好相反。熔池温度过高和焊丝送给不及时是主要原因。烧穿能降低焊缝强度,引起应力集中和裂纹。烧穿是不允许的缺陷,必须补焊。预防方法是工艺参数合适,装配尺寸准确,操作技术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