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虽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职业危害影响焊工身体健康,但是只要采取防护措施是可以将危害程度减轻或削弱的。
在厚板焊接时,必须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前一条焊道对后一条焊道起预热作用,后一条焊道对前一条焊道起热处理作用。有利于提高焊缝金属的朔性和韧性。每层焊道厚度不能大于焊条直径的1.5倍。
跳弧之后焊丝头部都被电弧笼罩,熔滴变成倒蘑菇状,并迅速被推离焊丝,而使缩颈变得细长,到达焊件。也就是说,随着电流的增加,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由射滴过渡转变为射流过渡是突然发生的,射滴过渡是钟罩状电弧形态,而射流过渡是锥状电弧形态,由于电弧形态的变化,引起了熔滴过渡形式的改变。实质上,跳弧现象就是钟罩状电弧形态突然变为锥状电弧形态的现象,同时伴随射流过渡的产生。由滴状过渡向射流过渡转变的突变电流称为射流过渡临界电流,该电流也是产生跳弧现象的电流。
弧焊电源功率的选择:选择弧焊电源的容量时,要根据使用电流及负载持续率合理地选用。电源的容量标在型号的后面,直接以数字表示。如ZXG-400,数字400表示额定焊接电流为400A。
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准进行焊、割。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应用:由于引弧端温度较低,熔深较浅,易产生未焊透。
碳钢焊条的型号由字母“E”四位数字组成。字母“E”表示焊条;前两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较小值,碳钢焊条分E43(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20Mpa)和E50(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90Mpa)两个系列;第三位数字表示焊条的焊接位置,“0”及“1”表示焊条适用于全位置焊接(平、立、仰、横焊),“2”表示焊条适用于平焊及平角焊,“4”表示焊条适用于向下立焊;第三位和第四位数字组合时表示焊接电流种类及药皮类型。
运条方法,圆圈形运条熔池温度高于月牙形运条温度,月牙形运条温度又高于锯齿形运条的熔池温度,在12mm平焊封底层,采用锯齿形运条,并且用摆动的幅度和在坡口两侧的停顿,有效的控制了熔池温度,使熔孔大小基本一致,坡口根部未形成焊瘤和烧穿的机率有所下降,未焊透有所改善,使乎板对接平焊的单面焊接双面成形不再是难点。
埋弧焊一般工作在静特性曲线的平或上升段。单丝、小电流(300~500A)可用直流电源。如弧焊整流器;单丝、中大电流(600~1000A)可用交流或直流电源;大电流时(1200~2500A)宜用交流,采用多台焊机并联。
第二层以后的焊接采用连续焊法,要注意减少工艺缺陷,焊接电流要适中,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焊件,焊后要控制缓慢冷却,为获得组织性能好的接头和为气体逸出创造条件,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焊件,则要求选择较小的焊接工艺规范,焊后自然冷却或使之快冷,防止因过热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
.jpg)
坡口角度必须按“规则”和有关设计的技术条件规定进行坡口角度直接影响接头质量和焊缝尺寸,必须选择合理的角度,一般为“v”字形坡口60°——70°。
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有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保护气流量、离子气流量、焊枪喷嘴结构与孔径等。
电焊网片是一种采用优质Q195低碳钢铁丝排焊而成,然后再冷镀(电镀)、热镀、PVC包塑等表面钝化、塑化处理、网面平整、网目均匀、焊点牢固、局部机加工性能良好、稳定、防腐、防蚀性好网格状丝网产品。在电焊网片成型后进行镀锌(电镀或热镀);
虽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职业危害影响焊工身体健康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可以将危害程度减轻或削弱的。
当进行盖面焊仰焊位置焊接时,起弧形成熔池后,迅速横向摆动将铁水摊开形成片状,使金属与两侧坡口母材熔合良好,然后断弧、起弧、断弧……直至完成仰焊位置的盖面焊。采用断弧焊,可使盖面仰焊位置外观成型平滑、宽窄一致,同时也避免了咬肉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