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调整税务报表及交税。
方法四,直接用预测的下年度营运资金量减去当期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当期营运资金占用直接用当期的存货,加上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差额,再加上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差额得出。由于该方法测算的当期营运资金占用与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提供的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口径一致,在承认企业营运资金占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历史运营规范合理,已经形成的存量借贷符合制度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资金需求的前提下,该方法测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具有较大的可参考性。这就需要我们信贷审批人员去判断企业历史经营情况是否规范,存量借贷是否合理。
学校为会计人员实行报名、培训、考证、领证、年检换证一条龙服务,一次咨询即为学员提供终身服务。
课程优势:
通常由法人管理,或者授权财务部岗位不兼容的另一人管理。
4.合同专用章的管理
课堂提问一:
老师,请问每月都有出口,每月都要重新确认一下汇率吗?
2014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根据会计准则,对于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科目,单位承担部分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科目。同理,对于个人承担的住房公积金应计入“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科目,单位承担部分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科目。
(1)计提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单位承担部分)借:管理费用
第一节 会计要素
还需要注意的是:
(1)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几个法律主体的综合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2)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有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项假设,既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看成是逝水不断的长河,又人为把它隔断以测定其流量,于是产生了会计一系列基本原则、特有的程序和方法,以便既立足于继续经营,而又可能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为一个会计主体连续提供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期初、期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
(3)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有了权责发生制这个会计基础。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折旧”和“摊销”,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
1.用存款预付明年财产保险费7 200元。
坏账准备 0.5
贷:应收账款 10
唯一的签字权
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这两种账簿是企业必须具备的。建账初期两种账本各购一本即可。
甲公司持有丙上市公司股票,2017年12月30日,甲公司收到丙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编制的分录为()。
一种是依托名校的会计培训。其特点是依托名校的教育资源,拥有或者部分拥有名校的老师,培训课程也更高端。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开设的培训课程。
(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假设企业在2月10日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100万元。
企业应当在获取对方提供服务的时点、后续的每个报告日以及结算日,以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企业应当以最终可行权或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
如果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难以继续经营下去,该项资产在其使用寿命结束前就会退出使用,或被变卖,或被废弃。此时,这幢厂房的历史成本2000万元就无任何意义了。
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