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9 04:12:51 浏览次数:512 返回列表
操作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如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合格方可作业。高压焊工及高压焊工培训指焊工及学员焊的焊缝达到焊缝.
为了保证质量和防止变形,应使层与层之间的焊接方向相反,焊缝接头也应相互错开。(2)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方法与多层焊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一道焊缝不能达到所要求的宽度,而必须由数条窄焊道并列组成,以达到较大的焊缝宽度。焊接时采用直线形运条法。
焊前准备。壁厚<2mm的薄壁管一般不开坡口,不留间隙,加焊丝一次焊完。锅炉受热面的薄壁管一般要采用V形坡口,大直径的厚壁管(如给水管道、蒸汽管道等)采用U形或X形坡口。坡口两侧及管壁内外要求无锈斑和油污等。
焊接方法:按照正常运条角度起弧,形成熔池后也按常规运条方法运条,然后立即断弧(一步一断法)或向前形成几个焊波后断弧(几步一断法),断弧后熔池稍一冷却迅速起弧,形成下一个熔池,再断弧、起弧……如此反复进行。
电弧引燃后,迅速将焊条提起2—4毫米进行焊接,焊接时应有三个基本动作:1)焊条中心向熔池逐渐送进,以维持一定的弧长,焊条的送进速度应与焊条熔化的速度相同。否则会产生断弧或焊条与焊件粘连现象。 2)焊条的横向摆动,以获得一定的焊缝宽度。 3)焊条沿焊接方向逐渐移动,移动速度的快慢影响焊缝的成型。
在焊接时要与电、可燃及易爆的气体、易燃的液体、有毒有害的烟尘、电弧光的辐射、焊接热源的高温等接触。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可能引起触电、灼伤、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
在多人工作层作业或固定场所施焊时,应设防护屏障。下雨天气不准露天焊接。必要时须采取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在低洼地方和金属容器内焊接时,除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外,并应设有绝缘垫板在清除铁锈焊接时,须戴防护眼镜。
综上所述,电焊二保焊和手工焊的区别是电焊二保焊的生产效率、焊缝质量比手工焊高,电焊二保焊清渣比手工焊容易,电焊二保焊的弧光辐射强度比手工焊大。
平焊是焊接件处于水平位置时,在焊接件上堆敷焊道的一种操作方法。在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电弧电压、焊接速度达到控制熔池温度、熔池形状来完成焊接焊缝。基本操作姿势(可分为三种:蹲姿、坐姿、站姿)。
焊接气孔问题: 使用不合适的焊接材料(化学成分不合格的焊丝和纯度不合要求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不正确的焊接工艺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缝都可能出现气孔。
6G白钢焊接位置中,较大级别的操作焊接位置,这个位置的焊丝和运动手法不同于其它位置焊接。这类位置焊接的难点在于,焊接处于2G和5G口位置之间,容易造成上圈咬边,下圈下坠。因此在焊接中必须重新选择合适的参数,焊接电流中相对于固定口焊接,电流小于10%左右,送丝位置采用内加丝,焊缝平行焊把运丝手法。
焊条沿轴线向熔池方向送进使焊条熔化后,能继续保持电弧的长度不变,因此要求焊条向熔池方向送进的速度与焊条熔化的速度相等。如果焊条送进的速度小于焊条熔化的速度,则电弧的长度将逐渐增加,导致断弧;如果焊条送进的速度太快,则电弧长度迅速缩短,焊条未端与焊件接触发生短路,同样会使电弧熄灭。
焊接操作:从基本的定位焊开始到焊接完焊缝,中间不能任意变更焊缝位置。可以在焊接的过程中进行打磨,但是焊接完成后不能进行打磨。
由于自己的特点,其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为:(1)焊接位置的限制,由于焊剂保持的原因,如不采用特殊措施,埋弧焊主要用于水平俯位置焊缝焊接,而不能用于横、立、仰焊;(2)焊接材料的局限,不能焊接铝、钛等氧化性强的金属及其合金,主要用于焊接黑色金属;(3)只适合于长焊缝焊接切,且不能焊接空间位置有限的焊缝;(4)不能直接观察电弧;(5)不适用于薄板、小电流焊。
在密闭容器内焊接时,应设法通风或两个人轮换操作。在容器内焊接时,应使用胶皮绝缘防护用具,并在附近安设一个电源开关,由助手专门负责看管和监护,同时要听从焊接操作人员指示,随时通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