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丰富人生阅历的一个好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彩。例如参加公司的运动会,参加社区的征文比赛,或者利用空余时间去参观博物馆、看话剧……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使我们的阅历丰富起来。这样,在谈话的时候,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谈资了。
惠子通过实例说服了梁王,印证了比喻的作用。
虽然这对姐妹一直在同一个小学、中学和大学接受教育,然而在遗传、教育和环境如此相同的情况下,姐妹俩的性格却很不相同:姐姐善于说话与交际,自信主动,果断勇敢,而妹妹却相反,缺乏独立自主意识,说话办事总是随同姐姐。
因为内向,所以不说很多当众演讲的高手都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表演性,这使得很多人以为,演讲是性格外向者的专利,想把一个从小就天性木讷的人培养成舌灿莲花的演讲高手,这不科学。
5.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
人具有各种力量,但往往未加发挥。”这些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却对这些力量置若罔闻,真是太可惜了! 你是不是也曾经为自己找过这样的借口:“我想练习口才,但苦于找不到机会。”其实,练习口才的机会处处都有,我们每天都要见人,都要说话,这些都是练习口才的绝佳机会。
或者便是如我在《不要再让“不值得”绑架你的人生》提到的经历一样,某次讲话没讲好,于是得到老师负面的评价,接着我发扬了“拿来主义”,深深植入到每个记忆细胞中,我是讲不好话的,我是不行的,产生深深的自卑感。这也是希望得到认可却没有得到后的一种反应——“自我攻击”。
据说有个人讲话常常偏题,说不到点子上。在他结婚的时候,他的发言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衷心地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极大鞭策、极大关怀。由于我们俩是初次结婚,缺乏经验,还有待各位今后多多给我们以帮助、扶持和指导。今天有招待不周之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改进。”
就是这些极简单的日常对话,口才好的人和口才不好的人,说起来都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哼”一声也迥然有异。
和谐关系建立;如何将和谐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呢?可以用第三者见证法,让他人的见证,增加其信任感;有效地倾听法,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我们多倾听,少发言,多了解;透过模仿法,模仿你的客户部分爱好倾向,在细节中拉近你们距离。
当众讲话时,因人而异,首先要区别听话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要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口头语。如果你问农村老太太:“还有配偶吗?”她可能听不懂。应该说:“还有老伴吗?”科学家、学者、医生等人在和普通大众说话时,要避免使用专业性太强的语言,尽量选择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
因为他们不明白,只要认真发掘自己真正关注的事情,总能找到一些既让听众觉得有意思,又跟演讲主题相关的内容。
一句自卖自夸的话,往往是一颗丑恶的种子,一旦由你口中播入他人的心田,便会滋长出令人生厌的幼芽。所以,和陌生人初次交往时,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
另外,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在同事、朋友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想法。其实,这种训练不必多么专业,完全可以随意而为——如果走在路上,你可以假装迷路,向一个看上去不太容易打交道的人问路,如果可能的话,试着多和他/她闲聊几句;你可以在路过菜市场时主动和小贩们就菜价的涨落寒暄几句……或许一开始会害怕被拒绝,表情会不自然,但随着这种随意的训练逐渐积累,你就会对“处于众人视线包围之下”这件事不那么敏感和不适。
幽默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品,也是调节演讲气氛的好佐料。但幽默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随便用的,如果用得不恰当,反而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是一种“水平”,而善于概括,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同样是一种“水平”,而且更为难得。
当你确认自己准备充分之后,不妨设想自己正在以完全的控制力对他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