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制造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广泛应用于机构、冶金、电力、锅炉和压力容器。建筑、桥梁、船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军工和军事装备等生产部门。
碳钢焊条的型号由字母“E”四位数字组成。字母“E”表示焊条;前两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较小值,碳钢焊条分E43(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20Mpa)和E50(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90Mpa)两个系列;第三位数字表示焊条的焊接位置,“0”及“1”表示焊条适用于全位置焊接(平、立、仰、横焊),“2”表示焊条适用于平焊及平角焊,“4”表示焊条适用于向下立焊;第三位和第四位数字组合时表示焊接电流种类及药皮类型。
弧焊电源:焊接电弧所使用的电源称为弧焊电源,通常可分为四大类:交流弧焊电源、直流弧焊电源、脉冲弧焊电源和逆变弧焊电源。
.jpg)
断弧焊的基本原理及焊接方法是什么 基本原理:固然上述出现的焊接缺陷各异,但产生各种缺陷的原因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熔池温度过高。因此断弧焊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当焊接中熔池温度过高时利用断弧方式使熔池短暂的冷却,然后再继续焊接,从而将熔池温度控制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内。
低真空电子束焊。工作室与电子枪被分为两个真空室,工作室的真空度为10-1~15Pa,适用于较大型的结构件,和对氧、氮不太敏感的难熔金属。非真空电子束焊。需另加惰性气体保护罩或喷嘴,焊件与电子束流出口的距离应控制在10mm左右,以减少电子束与气体分子碰撞造成的散射。非真空电子束焊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难熔金属及铜、铝合金等的焊接,焊件尺寸不受限制。
选择何种焊缝形式,要遵循有利于焊接过程的原则1、氩弧焊电弧温度一般介于等离子电弧和手工电弧焊电弧之间,电弧温度为9000-10000K,等离子弧为16000-32000K,手工电弧为5000-6000K,熔化极氩弧焊电弧温度为10000-14000K,氧乙炔焰为3100-3200K主要是焊接粉尘造成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电焊弧光造成眼睛近视;噪音造成听力下降。
气保焊机焊接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送丝速度。送丝的速度越快,则焊接的电流就越大。焊接电流对焊缝的熔深的影响较大。当焊接电流为60~250A,即以短路过渡形式焊接时,焊缝熔深一般为1mm~2mm;只有在300A以上时,融身才明显的增大。电弧电压短路过渡时,则电弧电压可用下式计算:U=0.04I+16±2(V)此时,焊接电流一般在200A以。
断弧焊的操纵要领:断弧与起弧间隔时间极其短暂(不超过1秒钟),因此动作一定要迅速,假如熔池冷却时间过长(熔池呈暗红色),再起弧,焊道极有可能产生夹渣。另外,两焊波间距不易过大,要使相邻两焊波相叠,形成密鳞片状,否则会使焊波脱节,外观成型不够美观。
断弧焊的应用及操纵要领 1.当管道环焊缝在平焊、仰焊位置及根焊打磨较薄处进行热焊时,发现熔池温度过高(熔池增大)即可采用断弧焊进行焊接过渡直至离开危险区域。这样即可有效避免烧穿及内凹现象的发生。
穿孔型等离子弧:焊接电流在100~300A,接头无需开坡口,不要留间隙。焊接时,等离子弧可以将焊件完全熔透并形成一个小通孔,熔化金属被排挤在小孔的周围,电弧移动,小孔随之移动,并在后方形成焊缝,从而实现单面焊双面一次成形。这种方法可以焊接的板厚上限为:碳钢7mm,不锈钢10mm。
以后各层焊接,均可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不过其摆动幅度应随焊接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宽。焊条摆动时,必须在坡口两边稍作停留,否则容易产生边缘熔合不良及夹渣等缺陷。
运条的方法很多,选用时应根据焊缝接头的形式、装配间隙、焊缝的空间位置、焊条直径与性能、焊接电流及焊工技术水平等方面因素而定。焊条在运行时应该稍作横向摆动,其目的是能获得均匀一致的焊缝成形,同时也是为了控制熔池温度,防止由于熔池温度过高而产生焊缝的烧穿现象。
CO2气体保护焊是利用CO2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焊区电弧焊,是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因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熔透性好、焊接变形小、焊接质量高、适应范围广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起重机械,汽车和船舶等机械制造行业。然而其带来的优点的同时,由于焊接人员、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环境等的原因,焊接缺陷也伴随而生。
还有由于镜面里的影像与实际是相反的,手的动作与眼睛看到的也相反,很容易造成操作动作做反,这种错觉只有多练才能慢慢消除;再者镜面图像没有立体效果,表现为操作时熔易产生夹钨。
熔滴过渡:(1)、短路过渡(短弧、细丝、小电流)适用于薄板全位置焊接;(2)、细颗粒过渡,粗丝、长弧、大电流焊接;(3)、潜弧射滴过渡(很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