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8 04:18:02 浏览次数:626 返回列表
由于电焊二保焊是连续送丝,只要运条方式和焊接速度均匀,焊缝成型也较好,手工焊因经常需要换焊条,在较长的焊缝长度就会出现较多的焊接接头,这样一来,既影响焊缝美观,又容易在焊接接头处和焊缝中产生裂纹、焊瘤、未熔合、夹渣等焊接缺陷;
电渣焊的分类及应用,电渣焊的分类:丝极电渣焊、板极电渣焊、熔嘴电渣焊和管极电渣焊等。
微束等离子弧:焊接电流为0.1~30A,焊接厚度为0.025~2.5mm。此外,还有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焊接的熔入型等离子弧焊,可用于厚板深熔焊或薄板高速焊以及堆焊的熔化极等离子弧焊,可解决铝合金等离子弧焊的交流(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等工艺方法。
埋弧焊一般工作在静特性曲线的平或上升段。单丝、小电流(300~500A)可用直流电源。如弧焊整流器;单丝、中大电流(600~1000A)可用交流或直流电源;大电流时(1200~2500A)宜用交流,采用多台焊机并联。
焊条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这是为了以维持所要求的电弧长度。因此,焊条的送进速度应等于焊条的熔化速度,如果送进速度比熔化速度慢,则电弧被逐渐拉长,严重时形成断弧现象;反之,如果焊条送进速度太快,则弧长迅速缩短,然后导致焊条弓弩手焊件接触短路,电弧熄灭。
人类发明焊接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三星堆遗迹中已经发现了采用焊补工艺进行青铜器接合的痕迹。在中国青铜器技术传入日本后,焊补工艺也随之漂洋过海,弥生时代的日本本土制青铜器也大量采用了焊补工艺。欧洲大陆的德法两国从中世纪时代起就以高超的金属铸、锻造技术闻名于世,与之匹配的接合技术也有较大发展。
锯齿形运条方法:焊条末端作锯齿向前摆动,并在两侧稍作停留,以防止产生咬边。此种方法操作容易,应用广泛。适用于平、立、仰焊位对接焊缝各层焊道的焊接。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电焊知识:采用氩弧焊接有何优点和缺点氩弧焊:是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简称。在焊接过程中钨极不熔化,利用钨电极和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作为加热源,使焊缝金属熔化。同时由焊炬的喷嘴送出氩气对焊缝的熔化金属保护,还可根据需要另外添加填充金属。在国际上称为:TIG焊。
在起弧时,保持干伸长度稳定。起弧处由于工件温度较低,又无法象手工焊那样拉长电弧预热,所以应采用倒退引弧法,使焊道充分熔和。收弧工艺:CO2焊收弧时,应保持干伸长度不变,并把燃烧点拉到熔池边缘处停弧,焊机自完成回烧、消球、延时气保护的收弧过程。
铈钨极电子逸出功低,化学稳定性高,允许的电流密度大,无放射性,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电极。(灰色)
拖把是焊嘴轻轻靠或不靠在焊缝上面,右手小指或无名指也是靠或不靠在工件上,手臂摆动小,拖着焊把进行焊接。其优点是容易学会,适应性好, 其缺点是成形和质量没摇把好,特别是仰焊没摇把方便施焊,焊不锈钢时很难得到理想的颜色和成形。安装 ),可用紫铜或石墨放在焊件坡口上引弧,但此法比较麻烦,使用较少,一般用焊丝轻轻一划,使焊件和钨极直接短路又快速断开而引燃电弧。
双Y形坡口是在V形坡口的基础上发展的。当焊件厚度增大时,采用双Y形代替V形坡口,在同样厚度下,可减少焊缝金属量约1/2,并且可对称施焊,焊后的残余变形较小。缺点是焊接过程中要翻转焊件,在筒形焊件的内部施焊,使劳动条件变差。
酸性焊条接引弧时可稍将电弧拉长,对坡口根部进行预热,然后压低电弧进行正常焊接。碱性焊条则由于药皮特性对根部熔透有利,不需采用酸性焊条的引弧方式,但不要直接引弧,应在坡口前端一距离引弧后,迅速拉回起焊端,并压低电弧进行焊接。
6G白钢焊接位置中,较大级别的操作焊接位置,这个位置的焊丝和运动手法不同于其它位置焊接。这类位置焊接的难点在于,焊接处于2G和5G口位置之间,容易造成上圈咬边,下圈下坠。因此在焊接中必须重新选择合适的参数,焊接电流中相对于固定口焊接,电流小于10%左右,送丝位置采用内加丝,焊缝平行焊把运丝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