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14 03:12:53 浏览次数:895 返回列表
检查工件是否合格:1.是否有油、锈等脏物(焊缝20mm内必须干净、干燥)2.坡口角度、间隙、钝边是否合适。坡口角度、间隙大、则曾大焊接量大,易产生焊瘤。坡口角度小、间隙小、钝边厚则容易产生未熔合和焊不透。一般来说坡口角度为30—32度,间隙为0—4mm,钝边为0—1mm。
锆钨极对必须防止电极污染的基体金属和特定条件下可以选用这种电极。这种电极的尖端易保持半球形,适于交流电源焊接。(白色)
盖面焊,盖面焊与填充焊一样首先检查填充焊缝表面的平整度,清理表面氧化物和杂质,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为盖面焊创造良好的条件。操作时应以两侧坡口线为基准,熔池向母材侧扩展0.5~1.5mm,使焊缝的宽度增加1~3mm,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宽度;焊缝的余高应显弧形,即两侧低,中间稍高些,并在周向保持这一高度,这样就能焊出优质优美的焊缝。
电流过大:弧长短、飞溅大,有顶手感觉,余高过大,两边熔合不好。电压过高:弧长长、飞溅稍大,电流不稳,余高过小,焊逢宽,引弧易烧导电嘴。
焊前和焊后的控制措施大多需要专用的工艺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一道工序,并且受工件具体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焊接过程中一些工艺措施进行控制:(1)、预先反变形(2)、铜板垫块散热法;(3)、锤击或碾压焊缝释放应力;
焊接前的清理:材料用滚角机打好坡口,用钢丝刷打磨两侧25mm以内的氧化皮、油脂、毛刺、灰尘等,再用丙酮或乙醇擦试。
手工钨极氩弧焊的焊接角度及送丝讲解视频摇把是把焊嘴咀稍用力压在焊缝上面,手臂大幅度摇动进行焊接。其优点因为焊嘴压在焊缝上,焊把在运行过程非常稳定,所以焊缝保护好,质量好 ,外观成形非常漂亮,产品合格率高,特别是焊仰焊非常方便,焊接不锈钢时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外观的颜色。其缺点是学起来很难,因手臂摇动幅度大,所以无法在有障碍处施焊。
气焊通常只适用于焊接厚度小于5mm的薄板。为避免产生较大的变形,焊接接头主要采用对接接头。由于气焊对接头表面的油污、铁锈以及水分等比较敏感,因此,须重视对焊件的焊前清理工作。
焊前控制措施(1)刚性固定法是采用强制手段来减小焊后变形的。采用设计合理的组对组焊胎夹具,将焊件固定起来进行焊接,增加其刚性,达到减小焊接变形的目的,保证装配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当薄板面积较大,焊缝较长时,可采用压铁法,分别放在焊缝两侧来减小焊接变形,如同时使用铜板压紧辅助散热,效果更佳;
电焊烧穿:烧穿是指焊接过程中,熔深超过工件厚度,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焊接电流过大,速度太慢,电弧在焊缝处停留过久,都会产生烧穿缺陷。工件间隙太大,钝边太小也容易出现烧穿现象。
纯钨极熔点和沸点高,不容易溶化和发挥、烧损,尖端污染少,但电子发射较差,不利于电弧的稳定燃烧。(绿色)
所谓气焊,就是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焰为热源,融化焊件和焊接材料使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国强电焊专业培训学校拥有专业的气焊设备,师资雄厚,技术精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焊工人才。下面小编来给大家普及气焊火焰和工艺的相关知识。
立焊位置焊缝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见图1—15(c)。(4)仰焊位置对接焊缝倾角0°,180°;转角270°的焊接位置,如图1—15(d)。
穿孔型等离子弧:焊接电流在100~300A,接头无需开坡口,不要留间隙。焊接时,等离子弧可以将焊件完全熔透并形成一个小通孔,熔化金属被排挤在小孔的周围,电弧移动,小孔随之移动,并在后方形成焊缝,从而实现单面焊双面一次成形。这种方法可以焊接的板厚上限为:碳钢7mm,不锈钢10mm。
人类发明焊接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三星堆遗迹中已经发现了采用焊补工艺进行青铜器接合的痕迹。在中国青铜器技术传入日本后,焊补工艺也随之漂洋过海,弥生时代的日本本土制青铜器也大量采用了焊补工艺。欧洲大陆的德法两国从中世纪时代起就以高超的金属铸、锻造技术闻名于世,与之匹配的接合技术也有较大发展。
咬边的危害是降低接头的强度,容易形成应力集中。预防的对策是:选择工艺参数要合适,操作技术要熟练,严格控制熔池形状和大小,熔池应填满,焊速合适,位置准确。
在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其一层时几乎都采用间断灭弧焊。这种焊法能使用较大电流,具有较大的穿透力,并能控制熔池温度和开关,能够做到根部焊透,而连续焊法即不间断电弧的连续焊接则必须使用较小的焊接电流,在起焊时温度低,可是焊接一段焊件后工件温度升高了,就不容易控制熔池温度和熔池大小,因此很难保证根部焊透和不出现焊瘤,所以,其一层很少采用,而用于第二层以后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