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于发掘“共鸣”话题
寻找共同点,首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服饰、谈吐、行为举止等方面,从中捕获信息。
正如我们的课程宗旨“开口说话!”一样,不鼓起勇气来说话怎么能把话说好呢? 在这灯红酒绿的21世纪,人们对口才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内向这个缺点,是听众最能接受的,因为大多数听众跟我们一样,都害怕公开演讲。
比如说你可以这么开始一场演讲:“不好意思,我特别害怕人多的时候讲话,因为我从小特别内向,但是今天有不得已的理由,因为我要讲的主题真的非常重要。”短短几句话。
你的自信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之上。
当他津津有味地讲述折裤腿的细节时,伊然就是一位老练的演说家。
通过自嘲,既能获得观众的同情加分,又能缓解自己的紧张,一举多得。
但是,现实生活中,无论父子、兄弟、上下级、同事,还是知己、朋友,绝对不批评别人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

科学发声、抑扬顿挫:这是基本功的第三课,很多人说话说久了嗓子就会沙哑,有激情的演讲两三小时嗓子沙哑更是常事。声音是否好听、是否动听,是绝大部分人评价一个演讲者讲的好不好的最主要标准。
面对搅场,巧妙应对
正确认知临场紧张 首先你得知道,登台紧张是绝大多数人的正常心理反应,而不是能力不行,更不是某种“障碍症”或“焦虑症”。
得理且饶人,不仅给对方留有面子,也给自己留条退路。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二人不狭路相逢?若那时他有理你无理,吃亏的可就只有你了。所以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看到李尚龙的个人经历之前,我以为新东方的老师天生就是幽默风趣,口若悬河,学习天才。词汇量大也就罢了,关键段子还那么多。
多找机会上台:很多同学认为生活中缺少锻炼的舞台,没有公众场合发言的机会。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公众演讲的机会太多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这个意识去参与。
内向的人学演讲,一开始最大的问题都是觉得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