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焊瘤的措施:使焊缝处于平焊位置,正确选用规范,选用无偏芯焊条,合理操作。
焊接工艺适用性强,几乎可以焊接所有的金属材料。焊接参数可精确控制,易于实现焊接过程全自动化。
高热输入窄间隙焊,主要用于普通碳钢,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一般焊丝直经为2.4——4.8mm,采用大电流;由于直流反极性易造成梨形熔深而产生裂纹,为此使用直流正接或脉冲电流焊接法,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受干伸长限制,板厚小于40mm且只能平焊;如果板厚超过40mm,则也应该采用导电嘴深入到间隙中去的结构,同时间隙增大至11——15mm。在横向和高度方向的跟踪系统,目前以接触式的机城——电气系统传感器为主。
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在90度时,电弧集中,熔池温度高,夹角小,电弧分散,熔池温度较低,如12mm平焊封底层,焊条角度:50-70度,使熔池温度有所下降,避免了背面产生焊瘤或起高。又如,在12mm板立焊封底层换焊条后,接头时采用90-95度的焊条角度,使熔池温度迅速提高,熔孔能够顺利打开,背面成形较平整,有效地控制了接头点内凹的现象。
电弧特点:电压低、电流大、温度高、能量密度大、移动性好等,一般20~30V的电压即可维持电弧的稳定燃烧,而电弧中的电流可以从几十安培到几千安培以满足不同工件的焊接要求,电弧的温度可达5000K以上,可以熔化各种金属。
利用焊接电缆线绕在接头两侧,通过焊接引弧时,焊接电流通过电缆绕组产生的感应磁场,来抵消剩磁,从而克服磁偏吹。
焊接变形应力小,由于电弧受氩气流的压缩和冷却作用,电弧热量集中,且氩弧的温度又很高,故热影响区小,故焊接时应力与变形小,特别造用于薄件焊接和管道打底焊。
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有影响,所以在保证焊缝成形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小的焊接热输入,从而保证得到小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如何控制焊接热输入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的合理选择,在保证焊透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小的焊接电流。焊工在焊前应检查坡口的错边情况,错边量合格后才能施焊。
人类发明焊接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三星堆遗迹中已经发现了采用焊补工艺进行青铜器接合的痕迹。在中国青铜器技术传入日本后,焊补工艺也随之漂洋过海,弥生时代的日本本土制青铜器也大量采用了焊补工艺。欧洲大陆的德法两国从中世纪时代起就以高超的金属铸、锻造技术闻名于世,与之匹配的接合技术也有较大发展。
.jpg)
焊条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这是为了以维持所要求的电弧长度。因此,焊条的送进速度应等于焊条的熔化速度,如果送进速度比熔化速度慢,则电弧被逐渐拉长,严重时形成断弧现象;反之,如果焊条送进速度太快,则弧长迅速缩短,然后导致焊条弓弩手焊件接触短路,电弧熄灭。
热镀锌的工艺: 热镀锌就是将锌熔化成液态后,将母材浸入其中,这样锌就会与母材形成互渗,结合得非常紧密,中间不易残留其它杂质或缺陷,类似于两种材料在镀层部位熔化到一起了,而且镀层厚度大,可以达到100微米,所以耐腐蚀能力高,盐雾试验96h没问题的,相当于通常环境下10年。
什么叫电弧?在两电极间的气体介质中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称之为电弧,电弧放电时,一方面产生高温,同时产生强光,手弧焊就是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熔化焊条和焊件,使两块分离的金属熔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牢固的接头。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缝处金属加热到熔化状态,一般不加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焊件接缝处的金属和必要时添加的填充金属迅速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的移动而延伸,冷却后形成焊缝。利用电能的熔焊,根据电加热的方法不同,分为电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几种。熔焊的适用面很广,在各种焊接方法中用得较普遍,尤其是其中的电弧焊。
检查CO2气有无泄露;检查CO焊枪与CO2送丝装置连接处内六角螺丝是否拧紧,CO2焊枪是否松动。检查CO2送丝装置电缆及气管是否包扎并固定好;检查CO2送丝装置矫正轮、送丝轮磨损及时更换。
焊接操作 1,定位焊,考虑到仰焊部位采用内添丝法焊接,仰焊位置坡口间隙为2.0~2.5mm,平焊位置坡口间隙为2.8~3.0mm,焊丝为2.4mm。由于是压力容器、碳当量比较高的钢材在氩弧焊打底时通常要内充氩保护,并在未焊接部位贴上耐高温胶带;
一:看焊机的好与坏,有的焊机出气不均匀气保护不及时二:是跟电流有关系一般不锈钢0.45厚以下的电流调到45至85就可以了 1、滞后送气,收枪以后,枪口不要离开,再吹一会儿。2、提前送气,焊之前,先对空打火,有气了再打火。3、检查气体纯度,直接换一瓶氩气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