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知道技巧了,可能会在那个停顿和掌声之后,跟大家打哈说:谢谢大家的鼓掌,我们又回来了。
“张小姐,我没有什么恋爱经验,第一次约会有一点紧张,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希望你能讲出来。”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数据和事实的干货就是他们手里的菜刀,所以,呈现这些干货的手段越简朴越能显示出它们的价值。
试想一下,如果老者和颜悦色地说教,恐怕效果就会差很多。这种强迫式语言的影响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还不足以让听话人完全接受你。
刻意强化训练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当听到别人善意的建议时,都会欣然接受。所以,和陌生的女士开始交谈时,如果仅说:“你的发型很漂亮。”这样单纯的赞美并不能让对方接受你。如果说:“如果你的头发再烫一下,相信会更加可爱。”对方此时定能感受到你的关心,会对你更加的信任。你们之间的陌生感就会消失很多。
人的声音是个性的表达,是一种内在的剖白。因此,声音能透露出畏惧、犹豫、冷漠,也可以透露出喜悦、果断、热情。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请开口说话,我才能看清你。”这正是“言为心声”,语言可以表露一个人的心理。
4.妙用笑话
同样,在做表达训练的时候我们也曾经遇到过内向的学员,刚开始练习演讲的时候怎么也不肯开口,直到我们问他:“你最擅长的东西,不管是什么,能不能试着教给我?”他就像突然打开的话匣子,开始介绍一个极其冷门的知识——如何把牛仔裤的裤腿折得好看。
真诚的话语不仅可以赢得民心,还可以引起别人的共鸣和认同,从而激发别人的情感,产生无穷的激励作用。
Gina Barnett称之为“外聚焦”,就是在停顿的时候,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一件小事上,比如颜色,看看听众里谁穿着绿色的衣服。或者其他任何的事物,比如观察谁戴了手表,听众的鞋子等等。当你有一个要关注的点的时候,你既能利用停顿的力量,也不会因此而产生紧张感。
其实,众人面前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情况,并非都是坏事。心理学家就做过研究,给人们呈现了两种成功者的形象,一是言行得体、无可挑剔的人物;二是虽然功成名就,但却当众犯了一些小错误。结果显示,人们往往对后者喜爱有加。因为,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无缺,十全十美,人们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反而会觉得不够真实,不仅会降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还会让人有一种距离感,认为他难以接近。而如果优秀人士当众打翻一杯咖啡,或者念错一个字词,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里感觉到他很真诚、很亲切。
记住对方说过的话,然后在谈话中提出来作为话题,是对对方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也是重要的说话策略。尤其是对方提及的兴趣爱好、梦想等,对对方而言是最高兴谈论的话题,一旦你能对此做个有心人,对方一定会觉得非常愉快。

2.征询式收尾
巧妙的问题可以激起谈话者的兴致,打开对方的话题闸门。当聊天人数比较多时,还可以用猜谜、脑筋急转弯等富有趣味的提问方式,来活跃现场气氛。
比如,你在对一位家庭主妇讲解为什么冰箱需要除霜的时候,有可能会这么讲:“冷冻的原理是这样的,蒸发器从冰箱内吸收热量,然后散发到冰箱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