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搅场视若无睹,任由场面混乱无序;或者愤而退场,一走了之。这都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产生的负面效果可能会更严重。因此,必须正视搅场,主动实施控制措施。
还帮助学员掌握在各种工作场合所需要的当众讲话的能力,帮助学员积极乐观的面对工作。
比如一次在医院的分享,肯定很紧张啊,比我上大小手术台要害怕多了。
面对冷场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可过度紧张、手足无措,那样只能让情况更糟糕。要以轻松的态度来对待尴尬的局面,努力挽救,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气氛。
(1)我的声调是否悦耳? (2)我是否口齿不清? (3)我是否喜欢与他人发生争执? (4)我是否狼狈地看到自己的话使人产生反感情绪? (5)我是否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只有再三地重复已说过的话呢? (6)我是否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 (7)我是否常常被人认为“固执”呢? (8)我是否常常忘记他人的姓名? (9)我是否常用一些不太文雅的俗语? (10)我是否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 (11)我是否能运用不同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同一个问题? (12)我是否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 (13)我是否常说些别人禁忌的话? (14)我是否在说话中不注意尊老敬贤? (15)我是否未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 (16)我是否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17)我是否不能引起别人发言的兴趣? (18)我是否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 (19)我是否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20)我是否不知道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 此外,如果说你真有诚心解决自己不敢说话、说话胆小的问题,不妨按照如下方法坚持练习3个月,你的说话胆量便可得到惊人的提高。
只要自己愿意主动开口,并掌握好说话的有效时机和方法,就一定不会被拒绝,这也无疑是对你下一次主动出击的最大鼓励。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要因人而异,左右逢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对说话者来说,要想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就必须区分接受对象。
其中青少年的口才是不容忽视的,无论在人际关系能力提升,还是满足自我重要的精神需求,或者是追求自我崇高的精神渴望, 最终达成良好人际关系。这都需要口才!
第三个原则是控制说话的轻重快慢。
自我录音摄像: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您每隔一周时间,把自己的声音和演讲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反复观摩,反复研究哪儿我卡壳了,哪儿手势没到位,哪儿表情不自然,天长日久,你的口才自然进步神速。看一次自己的摄像比上台十次二十次效果都好。

我们的朋友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处于不同的年龄,属于不同的阶层,从事不同的工作,因而与他们相处时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
要掌握声音技巧,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其次,“不要抱着投机的心态来学习,”沃特斯告诫我们说,“这种态度只会使我们一无所获。
只要你勇于挑战自己,你同样可以获得这种胜利感,那些曾令你感到恐惧的问题,也就可以变成你生活中增添情趣的愉快挑战了。
1.就地取材
但我看到米花跟我一样,逃避各种上台的可能性,我希望她可以展示自己,不是去当那个拔尖的,而是要学会在需要的时候愿意去show,哪怕是紧张地show。
拓展自我 A、 综合运用表情语气表达,并且借助肢体语言帮助我们加强表达的效果 B、 把握表达中的节奏,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中的表现力。
平时如此,让自己的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拥有沉稳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不同的场合,临时超常发挥,取得满意效果。
3.把握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