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焊接方法,厚板的对接平角焊缝,根据焊接工艺规范,两块板的对接,焊角高度一定要大于或者等于较薄板的厚度。以10mm和8mm钢板对接为例,焊条3.2mm,电流135-140.先用直线行驶焊接方法打一遍底,第二遍用正圆法压其一遍焊道的三分之二,然后上面再画正圆,采用画正圆的好处就是能控制住焊道不咬边,而且焊道高低相同,宽度相等,药皮不用敲,自动就翘起来了。
间断灭弧法主要是通过控制燃弧和熄弧的时间,利用合理的运条动作来控制熔池温度、熔池存在的时间,熔池开关及液态金属层的厚度等,以获得良好的反面成形和内部质量,但不论哪种焊法,就电弧对坡口熔化程度,又分为渗透填满对口间隙。从表面上看,是根部成形但实质上坡口根部并没有真正熔透,不能通过反面弯曲试验,所以已不采用。一般都采用击穿根部的焊法来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
采用短弧操作,防止产生气孔,利于坡口根部熔透,防止产生未焊透和未熔合,同时要防止产生内凹和塌陷,并做到更换焊条时接头处饱满。根焊焊完后,应彻底清除表面熔渣和飞溅,尤其是焊缝与坡口表面交界处应清理干净,避免在下层焊道焊接时产生夹渣。
埋弧焊是以颗粒状焊剂为保护介质,电弧掩藏在焊剂层下的一种熔化极电焊接方法。埋弧焊的施焊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1在焊件待焊接缝处均匀堆敷足够的颗粒状焊剂;2导电嘴和焊件分别接通焊接电源两级以产生焊接电弧;3自动送进焊丝并移动电弧实施焊接。
介绍:电气焊即属于熔焊部分,焊接是用加热或加压,或加热又加压的方法,在使用或不使用填充金属的情况下,使两块金属联接在一起,形成不可拆卸永久联接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焊道内外表面有严重的氧化物。产生的原因:气体保护效果差,气体不纯,流量小等,熔池温度过高,如电流大,焊速慢,填丝缓慢等。焊前清理不干净,钨极外伸过长,电弧长度过大,钨极及喷嘴不同心等。焊接铬镍奥氏体钢时,内部产生花状氧化物,说明内部充气不足或密封性不好。
如氩弧焊的特点 焊缝质量高,由于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与金属起化学反应,合金元素不会被烧损,而氩气也不熔于金属,焊接过程基本上是金属熔化和结晶的过程,因此,保护较果好,能获得较为纯净及高质量的焊缝。
产生夹渣的原因有:焊前清理不彻底,焊丝熔化端严重氧化。预防对策为:保证焊前清理质量,焊丝熔化端始终处于气体保护区内,选择合适的钨极直径和焊接电流,提高操作技术,正确修磨钨极端部尖角,发生打钨时应重新修磨。
焊接前的清理:材料用滚角机打好坡口,用钢丝刷打磨两侧25mm以内的氧化皮、油脂、毛刺、灰尘等,再用丙酮或乙醇擦试。
![](https://www.xunxuetang.cn/skin/default/image/lazy.gif)
氧气瓶、乙炔瓶未按规定放置的不能烧(明火距瓶10米以上,氧气与乙炔5米以上,高处作业明火在瓶10米以下)。7、气瓶爆晒或离热源较近,表面温度超过40oC的不能烧。 8、电焊室外雨中,气焊风力较大,未采取防雨、防风措施的不能烧。9、空间狭窄,通风不畅,登高作业无可靠操作平台或措施不能烧。10、损伤装饰、设备等表面,未采取成品保护措施的不能烧。
焊接(F=Fω,I=Iω)这个阶段是焊件加热熔化形成熔核的阶段。焊接电流可基本不变(指有效值),亦可为渐升或阶跃上升。在此期间焊件焊接区的温度分布经历复杂的变化后趋向稳定。起初输入热量大于散失热量,温度上升,形成高温塑性状态的连接区,并使中心与大气隔绝,保证随后熔化的金属不氧化,而后在中心部位首先出现熔化区。
窄间隙焊一般分为:低热量输入窄间隙焊,主要用于焊接热敏感材料和全位显焊接,通常焊丝直经为0.8——1.2mm细焊丝,每根焊丝的焊接热输入都在6kJ/cm以下,坡口间隙在6——9mm之间,为提高生产率,一般便用双丝或三丝,焊丝间距在50——300mm之间,焊丝应分别指向坡口侧壁,以便熔合良好。
窄间隙焊一般分为:低热量输入窄间隙焊,主要用于焊接热敏感材料和全位显焊接,通常焊丝直经为0.8——1.2mm细焊丝,每根焊丝的焊接热输入都在6kJ/cm以下,坡口间隙在6——9mm之间,为提高生产率,一般便用双丝或三丝,焊丝间距在50——300mm之间,焊丝应分别指向坡口侧壁,以便熔合良好。
生产效率高由于焊丝导电长度缩短,电流和电流密度显著提高,使电弧的熔透能力和焊丝的熔敷速率大大提高;又由于焊剂和熔渣的隔热作用,总的热效率大大增加,使焊接速度大大提高。
引弧维弧比较容易,所以在焊铝制工件时,尽量采用纯钨极;但是由于纯钨极的耐高温性能不如铈钨极,同时交流氩弧焊时,钨极发热要高于直流焊接,所以钨极直径选择要求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