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感情动物,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外,还有感情信息。
“刚才我讲的一些话,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别人听说了难免会见笑,所以还是你知我知就好了,不要传出去,以免引起麻烦……”
惠子接着说:“如果您告诉他:‘弹的样子像弓,弦是用竹子作弓。’那么,他该明白了吧?”
采用多变的句型可以让语言更加丰富生动。
很难想象,一个连商业计划书都不能好好讲的员工能得到晋升?一个连工作汇报会都结结巴巴的员工能得到重用?一个不能在公司会议表达自己真知灼见的员工能在众同僚中脱颖而出?即便侥幸成为领导,不能当众自由表达观点和布置工作,对于部门或项目的整体的推进和效果可以想象。
所以,你大可不必胆小地躲在自己设定的框框里,你应该采取热诚主动的态度去与人交往。
自我录音摄像: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您每隔一周时间,把自己的声音和演讲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反复观摩,反复研究哪儿我卡壳了,哪儿手势没到位,哪儿表情不自然,天长日久,你的口才自然进步神速。看一次自己的摄像比上台十次二十次效果都好。
想要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修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日本人十分尊重老人,也更愿意遵循老人的教导。所以,老人靠着年龄赋予自己的社会地位,再加上和身份、环境相符的语言,才能声色俱厉地训斥一群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使他们安静下来。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而是常常被说话者所忽视。
美国人的三大法宝
美国人认为,赖以在世界上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法宝是:
二战时期:口才、金钱、原子弹
六十年代后:口才、金钱、电脑
竞选演说、谈判、商业活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一天你发觉自己的改变之时,你会发现,让自己说话再也不那么为难了,你会觉得自己以前的害羞和拘束其实很幼稚、很可笑。
正如我们的课程宗旨“开口说话!”一样,不鼓起勇气来说话怎么能把话说好呢? 在这灯红酒绿的21世纪,人们对口才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陌生人之间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追求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陌生人之间无话可讲的局面是可以打破的。
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一定环境下,具有两重含义,这样就构成了双关。运用双关这种修辞时,讲话人要表达的意思恰好隐含在词语的背后,需要人们认真揣摩。
(1)我的声调是否悦耳? (2)我是否口齿不清? (3)我是否喜欢与他人发生争执? (4)我是否狼狈地看到自己的话使人产生反感情绪? (5)我是否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只有再三地重复已说过的话呢? (6)我是否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 (7)我是否常常被人认为“固执”呢? (8)我是否常常忘记他人的姓名? (9)我是否常用一些不太文雅的俗语? (10)我是否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 (11)我是否能运用不同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同一个问题? (12)我是否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 (13)我是否常说些别人禁忌的话? (14)我是否在说话中不注意尊老敬贤? (15)我是否未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 (16)我是否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17)我是否不能引起别人发言的兴趣? (18)我是否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 (19)我是否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20)我是否不知道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 此外,如果说你真有诚心解决自己不敢说话、说话胆小的问题,不妨按照如下方法坚持练习3个月,你的说话胆量便可得到惊人的提高。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从来都不是单一存在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免不了与人打交道,说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