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乔治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够改变世界、服务全人类。
由此可见,人生阅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在寻找谈资时,不妨多从自己的阅历入手,讲一些自己的旅途见闻、有趣经历、难忘的奇遇……
有一种影响力被称为“非权力影响力”,是指说话人依靠自己的个人素养,包括品行、声望等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多找机会上台:很多同学认为生活中缺少锻炼的舞台,没有公众场合发言的机会。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公众演讲的机会太多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这个意识去参与。
你一定要把你的决心和信念烙在每个词句、每项行动上,并且竭力培养这种能力。
这个幽默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还是短一点、实在一点好,长篇大论、泛泛而谈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效果反而不好。
所以解决之道很简单,就是练。各种准备、甚至到找朋友来当演员模拟练习。
寻找彼此的共同点
因为自信心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你敢于与他人相处,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因为只有充分利用了自己有限的时间,专心致志地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口才,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如果不能从对方的外在看出什么“蛛丝马迹”,不妨直接以话试探。陌生人在一起时,要想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最为重要。可以主动询问对方的籍贯、工作、兴趣爱好。
(1)我的声调是否悦耳? (2)我是否口齿不清? (3)我是否喜欢与他人发生争执? (4)我是否狼狈地看到自己的话使人产生反感情绪? (5)我是否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只有再三地重复已说过的话呢? (6)我是否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 (7)我是否常常被人认为“固执”呢? (8)我是否常常忘记他人的姓名? (9)我是否常用一些不太文雅的俗语? (10)我是否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 (11)我是否能运用不同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同一个问题? (12)我是否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 (13)我是否常说些别人禁忌的话? (14)我是否在说话中不注意尊老敬贤? (15)我是否未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 (16)我是否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17)我是否不能引起别人发言的兴趣? (18)我是否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 (19)我是否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20)我是否不知道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 此外,如果说你真有诚心解决自己不敢说话、说话胆小的问题,不妨按照如下方法坚持练习3个月,你的说话胆量便可得到惊人的提高。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在话语交际过程中,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
不要说“首先”,而要说“已经”<BR>你要向领导汇报一项工作的进展时,说:“我必须得首先熟悉一下这项工作。”想想看吧,这样的话可能会使领导(包括你自己)觉得,你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却绝不会觉得你已经做完了些事情。这样的讲话态度会给人种很悲观的感觉,而绝不是乐观。所以这时,你最好这样说:“是的,我已经相当熟悉这项工作了。”
在台上读错词怎么办:不要做不好意思的动作。有的人说错话了,就做个鬼脸,摸摸自己的头,都是更容易引起观众注意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