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这个月的费用,自然就是这个月的净收益了。
第三。有时间的话,单位往来帐要相核对。个人帐要核对。
从业人数,是指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员,按照纳税人年初和年末的从业人员平均计算。
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
图3-2 建账流程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时税款的情祝,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企业交纳的印花税可以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
总结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若最终取消,或主要有两点原因:
而在实践中,重要的不是概念,而是用途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会计,会计是企业决策的依据之一,也是影响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会计这种经济语言交流和传递,而公开公信公 证注会则是信息传播的载体。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正以更大力度加入这一进程中,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介机构带来机遇与挑战,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缺乏的不是 专业化知识,而是与世界接轨的国际运行规则.我认为国内的cpa缺乏的是对外语的掌握与国际规则的了解,而非专业技能的欠缺.只要国内cpa加强在此方面 的努力.我相信是不逊于国外cpa的.中国改革20多年在许多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我相信在此领域仍旧不会逊色于国外cpa。正所谓水涨船高,中国的入世 必然要对这一行业有所冲击,但如果没有挑战,不看到差距,将很难提高。入世之后必然会将现在还不尚健全的一些东西以质的变化,所以无须担忧,因为中国的注 会前途将一片光明,只是时间的问题!!!
图4-1 原始凭证的内容(嘉美有限责任公司行政部门采购笔记本所开具的发票)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
还需要注意的是:
(1)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几个法律主体的综合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2)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有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项假设,既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看成是逝水不断的长河,又人为把它隔断以测定其流量,于是产生了会计一系列基本原则、特有的程序和方法,以便既立足于继续经营,而又可能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为一个会计主体连续提供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期初、期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
(3)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有了权责发生制这个会计基础。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折旧”和“摊销”,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
①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风险报酬未转移却已确认收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是确认收入的前提条件,对附有退货条款的销售业务,如果无法确定退货比例,在退货期届满前,不得确认销售收入。而有些公司在与客户签正式销售合同中,不提退货条款,而将可能意味着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的重大事项写进补充协议,并向我们注师隐瞒补充协议,以达到提前确认收入的目的。
一个企业的资产与权益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资产和权益是相互依存的,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与之对应数量的权益;反之亦然。
还没来得及求证真伪,今年三月,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会计从业资格被列为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
【例4-10】2010年12月17日,嘉美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生产车间购买德胜公司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价款80000元,税款13600元,收到车间填制的验收单一张(见图4-10)。
解释1:前者是指假冒他人或虚构人的名义进行出票行为,如在空白票据上伪造出票人的签章或者盗盖出票人的印章而进行出票。
加深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经济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