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弧焊影响人体的有害因素 1、放射性钍钨极中的钍是放射性元素,但钨极氩弧焊时钍钨极的放射剂量很小,在允许范围之内,危害不大。如果放射性气体或微粒进入人体做为内放射源,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由于历史及社会发展的原因,今天的焊工队伍正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形式转变为社会传授形式,电焊工的工作技能大多不再由师傅手把手传授,而是由企业或培训机构集中培训。作为一名有志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在参加工作前就能进行规范系统的培训并获得专业上岗证书至关重要。
冶金特性:(1)、合金元素的氧化CO2焊时,在电弧高温作用下,CO2会分解成CO、O2和O,在焊接条件下,CO不溶于金属,也不参与反应,而CO2和O都有强烈的氧化性,使Fe及其它合金元素氧化。(2)、脱氧及焊缝金属的合金化?通常在焊丝中加入一定量的脱氧剂进行脱氧,此外,剩余的脱氧剂作为合金元素留在焊缝中,以弥补氧化烧损损失并保证焊缝的化学成分要求。
等离子弧切割:利用等离子弧的高温高速弧流使切口的金属局部熔化以致蒸发,并借助高速气流或水流将熔化的材料吹离基体形成切口的切割方法。(1)等离子弧能量密度大,弧柱温度高,穿透能力强,10~12mm厚度钢材可不开坡口,能一次焊透双面成形,焊接速度快,生产率高,应力变形小。
焊缝的收尾是指一条焊缝焊完后如何收弧。焊接结束时,要做好焊缝的收尾。收尾时还要维持正常的熔池温度,以利于焊缝的接头。收尾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反复断弧收尾法、划圈收尾法、回焊收尾法以及转移收尾法等。对于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的收尾则主要采用反复断弧收尾法和回焊收尾法。
氩弧焊的操作手法: 1、送丝:分内填丝和外填丝。 ①外填丝可以用于打底和填充,是用较大的电流,其焊丝头在坡口正面,左手捏焊丝,不断送进熔池进行焊接,其坡口间隙要求较小或没有间隙 ②其优点因为电流大、和间隙小,所以生产效率高,操作技能容易掌握。其缺点是用于打底的话因为操作者看不到钝边熔化和反面余高情况,所以容易产生未熔合和得不到理想的反面成形。
氩弧焊焊接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钛设备、管道用于广泛,它具有良好的抗高、低温性能及抗腐蚀性能,钛材料在焊接时经常出现裂纹及脆化等其它现象,主要有以下内容与大家分享:1)钛金属的金属性能和焊接参数。2)钛焊接的实际操作技能。3)钛设备的制造工艺和维护。
焊缝形式及形状尺寸 (一)焊缝形式焊缝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对接缝: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零件的坡口面与另一零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2)角焊缝:沿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3)端接焊缝:构成端接接头所形成的焊缝。4)塞焊缝:两零件相叠,其中一块开圆孔,在圆孔中焊接两板所形成的焊缝,只在孔内焊角焊缝者不称塞焊。
盖面焊应该做到焊缝外观尺寸合格,无焊接缺陷,成型美观,是焊口的较后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斜45℃管口盖面焊,有突出的难点,外观容易出现咬边和焊缝超高的缺陷,焊道之间容易出现沟槽,必须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严格按工艺参数要求,采用直线稍加摆动运条,摆动幅度要适当,
助水冷喷嘴等措施,可以使电弧的弧柱区横截面积减小,电弧的温度、能量密度、等离子的流速都显著提高,这种用外部拘束使弧柱受到压缩的电弧称为等离子弧。
主要是指熔池中的气泡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产生的原因是: 1、焊件和焊接材料有油污、铁锈及其它氧化物。2、焊接区域保护不好。3、焊接电流过小,弧长过长,焊接速度过快。
相向接头:这是两条焊缝的收尾相接,当后焊的焊缝焊到先焊的焊缝收弧处时,焊接速度应稍慢些,待填满先焊焊缝的坑后,以较快的速度再略向前焊一段,然后熄弧。
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速度增大,一是使结晶偏析加重,二是使结晶温度区间增大,两者都会增加结晶裂纹的出现机会;
多数的未焊透和未熔合与钢管组对时的错边、焊接时工艺参数的波动、操作者的水平、运条方法的选用、工作时急于求成等因素有一定关联;气孔和夹渣除去与环境、选用规范、母材和焊材的预处理有关外,焊缝的冷却速度对该缺陷的影响更大些。
焊接质量好,纤维素焊条焊接的焊缝根部成形饱满,电弧吹力大,穿透均匀,焊道背面成形美观,抗风能力强,适于野外作业。减少焊接材料的消耗,与传统的由下向上焊接方法相比焊条消耗量减少20%-30%。

按裂纹产生的原因分,又可把裂纹分为:(1)再热裂纹:接头冷却后再加热至500~700℃时产生的裂纹。再热裂纹产生于沉淀强化的材料(如含Cr、Mo、V、Ti、Nb的金属)的焊接热影响区内的粗晶区,一般从熔合线向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发展,呈晶间开裂特征。
三角形运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分别作连续的斜三角或正三角形运动,并向前移动。 斜三角形运条法适于焊接平、仰位置的T形接头焊缝和有坡口的横焊缝,特点是能够借焊条的摆动来控制熔化金属、焊缝成形良好。
主要控制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氩气流量三个参数。与手工焊相比,电弧和熔池可见,操作方便;可焊接活性金属的薄板结构;焊缝质量好,接头强度可达母材的80%~90%。1930年美国发明惰性气体保护焊,1957年中国开始使用钨极氩弧焊。可焊接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用于核能、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冶金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