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讲话面对的听众身份十分复杂,这就要求讲话者有强烈的对象意识,以便区别对待。如果不看对象,效果是肯定好不了的。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即或是最有效的发送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内容,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方面的态度及其条件,也不能指望获得最大效果。”
故意偶尔暴露一下自己的小缺点,会让对方觉得你很坦诚、诚实,这样可以消除沟通障碍。如果你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人,对方可能会对你敬而远之。
多讲的方式:见啥说啥。
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对方难堪,伤害他的自尊心,使他对你反感或报复,而且也不利于你自己的社交形象,容易使别人觉得你为人刻薄,在今后的交往中对你敬而远之,产生戒心。
若要当众讲话符合自我角色身份,需做到如下三点。第一,你的称谓、口气要适合。第二,你要注意你自己的多重身份,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与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相符合。第三,你要选择与处境、心境相协调的说话方式。
历史上,毛遂自荐,救赵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陈辞,止楚攻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础,“舌战群儒”更是力挽狂澜的宏论雄辩,无一不是靠着卓绝的口才取胜的,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一次,记者小玲接到任务,要去采访某著名作家。这位作家著作等身,在文坛享有盛誉,并且是小玲非常崇拜的偶像。面对这位作家时,小玲不免有些紧张,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让她出了丑:“您好,很荣幸能采访您。我一直是您的偶像。”此话一出,小玲的脸立马就红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收场啊?那位作家笑着说:“你一定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记者,我乐意当你的崇拜者。”一句大度宽容的话,让小玲觉得这位作家非常有风度。
自我录音摄像: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您每隔一周时间,把自己的声音和演讲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反复观摩,反复研究哪儿我卡壳了,哪儿手势没到位,哪儿表情不自然,天长日久,你的口才自然进步神速。看一次自己的摄像比上台十次二十次效果都好。
每次发言之后,大概都会深呼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身体一下放松开来。生活又美妙了,记住每次讲完身体的美好体验,建立大脑新的神经通路。
说话时的礼仪包括体态、仪表、穿着、举止等很多方面。
首先,不要让发出的声音尖得刺耳,虽然每个人的音色、音质不同,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但是,说话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态度,尽量避免刺耳的声音。
寻找彼此的共同点
年轻时候的乔治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够改变世界、服务全人类。
许多人有才能但却失败了,就是因为缺少毅力和决心。
因为,人——无论是谁——本身都有无穷的潜在能力,但能否开发出来,往往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
还帮助学员掌握在各种工作场合所需要的当众讲话的能力,帮助学员积极乐观的面对工作。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烦心的事情困扰着我们,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种表达方式,也许就能轻易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中国战国时代有苏秦、张仪二人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诸侯国、纵横天下,三国时代又有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联吴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