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有趣的故事能让丽莎滔滔不绝,让大家兴趣盎然呢?就是丽莎丰富有趣的经历。丽莎是个超级“驴友”,特别喜欢旅游,只要有时间,就会背上背包,四处游玩,从“冰城”哈尔滨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她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有了这么丰富的旅游经历,自然就会有很多谈资了。从北京的故宫,讲到南京的中山陵;从泰山讲到庐山;从西湖八景讲到桂林山水……只要丽莎在,谈话气氛一定是非常欢快热烈的,大家都喜欢听她讲旅途见闻,就仿佛自己也去那里旅游了一样。
升调的特点是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声调明显升高,句末音节比较高亢。当人们在提出问题、感情激动、情绪亢奋、发号施令、宣传鼓动等情况下会用升调。
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话时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一代宗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期间,在一次茶话会上被介绍给法国当代著名画家达仰·不弗莱。久慕达仰大名的徐悲鸿当即说道:“先生!我很盼望能得到您的教诲。”一句话让达仰感到这个中国青年的质朴诚恳,立即把自己画室的地址给了徐悲鸿,嘱咐他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去自己的画室。得益于达仰的教导,徐悲鸿终成一代大师。
呆板、枯燥的言辞让人感觉很乏味;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语言才能充满吸引力,激起听者的兴趣,不断给他们以新鲜的刺激。所以,在发言的时候要注意使自己的语言充满生命力、活泼灵动。
“以前只在电视和杂志上见到过您的美貌,今天能一睹您的芳容,真是明白了何为倾国倾城啊。”
“几百种呢,听说兰花的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
讲短语是一种水平,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比讲长话要难,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工作后,更少有机会上台,而一旦上台就会各种紧张担心害怕自己出糗。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一个人能面对多少人当众讲话,他的事业就能做多大!”
一天,刚参加工作的刘华被派到外地去出差。在车厢内,她碰到一位来华旅游的英国姑娘,对方很热情,主动向刘华打了一个招呼。正所谓“礼尚往来”,如果不与对方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于是刘华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随口与对方聊了起来:“小姐,你今年多大岁数呢?”不料对方面露愠色,答非所问地予以搪塞:“你猜猜看。”刘华转而又问:“到了你这个岁数,一定结婚了吧?”这一回,那位英国小姐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下车,她们两个人也没有再说上一句话。
有时候,即使语言不通,人们却能从语调中理解对方的情感,感受对方的心情。
登台魅力、潇洒自如:这是基本功的第二课,也许你曾经踏上过舞台,演讲过。但是上台是否专业?鼓掌是否能带动现场气氛?握麦方式是否标准?
尤其是在单向交流中,应景式的讲话越短越好,切忌让发言变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此后,宋美龄还在好莱坞发表演说,会见了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世界大牌影星,劳勃·泰勒、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捐出巨款支持中国抗战。
一步步安静的积累和坚持,才能铸就台上的耀眼和光芒。所以,抓住每次公开讲话的机会,但凡有点时间,都可以用来练习,练习,
让第一句话扣人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