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大学毕业后不久,在一家广告代理公司担任打字员,她对别人的想法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愿意倾听任何人说话,并且认真吸收别人的经验。因此,她的职位晋升很快:编辑主任→广播导播→总经理秘书。尽管职位不断上升,但芭比爱好并善于倾听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她时时刻刻忘不了请教与倾听,这种方法也被她称之为“精神图书馆”。倾听让她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也让她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她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功。
诸葛亮恰当地引用一首词赋就顺利完成任务,着实令人赞叹。如果诸葛亮平时从未读过《铜雀台赋》,又怎么能与周瑜交谈时用得上呢?
“你这条领带很漂亮,在哪里买的?”
通过提问,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增加谈话的趣味性,尤其可以将对方拉进话题中来,对方也会积极地回应。例如:
呼气:缓慢呼气,呼吸时把牙齿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呼出。练习缓慢悠长地呼气有利于经常演讲、朗诵的人。
大多数的业余演说者(amateur speakers)总用是用“嗯”、“啊”这样的词来开始自己的演讲。但是这样只会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create a nervous atmosphere)。
只要开场熟练,紧张情绪就会平静很多,几个纲要又很熟练,起到了提词作用,更起到了安神的作用,填补内容就好办了。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开场白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忘年之交。短短的一句话就拉近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这种不经意的忽略使谈话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效果。
你的语言是否吸引人,你的情感是否打动人,常常取决于你的语调。不同的语调,会让听者产生不同的感觉。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的语调是你的口才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快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我们都听过体育节目的解说专家宋世雄的解说,他的解说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快而不乱,每个字,每个音都发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们希望达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种快,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而不是为了快而快。
“再见,一帆风顺!”
注意:在演讲完后多问问你的模拟观众的感受以及他们能给到你的建议(大的方面包括你的气场、节奏的把握,小至某些词句、互动、应变是否合理,能否更好),从而不断调整完善。
我的印象中,我很羡慕那些可以上台的孩子,特别是升国旗时的旗手。
豁达开朗的人往往更有亲和力,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许多害怕说话的人都会记得一两件公开发言而出丑的例子,当别人对你的语言能力或者是行为举止表现否定态度的时候,你就会产生这种紧张感。